为研究人类生命现象及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开辟新领域古今中外,中医体质辨识仪医学多以疾病为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中医体质学从人体生命个体差异角度认识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并通过文献研究、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表型研究和微观实证等系列研究解读生命本质。
为医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野。
形成了从表型到基因型、
中医体质辨识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表型是生命体的生物特征,特征即生物学的性状。表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中医学强调“以外测内”,脉象、经络、辨证论治与表型组学均有共性基础,中医体质也与表型组学研究有着密切关系。
9种体质类型是9个分类模块,具有表型- 基因关系的模块特征,即某个体质是特定基因组和特定表型的集合,这些基因组和表型之间有着紧密的生物学联系,9 大体质模块会形成9 大基因组特征。9种体质归纳分类系统可揭示生命全息现象,为人类表型组学与复杂疾病的关联提供新的视角,而表型组学与系统生物学对揭示体质分类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长壮老的过程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研究全生命周期的研究,
中医体质辨识仪在宏观层次上包括物理表型和生物表型,前者是指形态结构,后者是指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适应能力;在微观层次上即指化学表型,包含免疫因子、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表观遗传、肠道菌群等。体质现象及生命现象都是整体、活体、动态、多维的。研究不同生命阶段的体质特征,体现生命周期的时相性。
为慢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
中医体质辨识仪方法相继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国办发〔2017)12号)及《“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国发〔2017〕9号),均提及中医体质学对中医药的突出贡献,
中医体质辨识仪为当代公共卫生事业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医体质学强调异病同治、异病同防,实现了从单一疾病防治向同一类疾病防治的跨越。例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共同土壤是痰湿体质,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的共同土壤是过敏体质。改变偏颇体质土壤,是慢病防控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