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中医体质辨识仪健康宣教,指导受检者合理饮食、适当开展运动,做到合理、规律性作息,保持良好心态,戒烟戒酒等。每季度末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所组织患者进行健康讲座,并发放健康手册,每6个月由医院专门人员负责上门访视,开展一对一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基于“治未病”理念下的中医体质辨识进行护理干预,根据受检者中医体质开展个体化护理管理。中医体质类型参照《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进行分类,分为平和、阴虚、气虚、阳虚、湿热、痰湿、气郁、血瘀和特禀质。其中平和质是健康体质,其余8种为偏颇体质,即亚健康状况。护士协助患者将自身感受填写到分类表中,中医师负责填写舌象、脉象及体质特征等,然后将表中全部信息输入中医体质辨识软件中,最后由软件进行自动辨别。参照《中医基本体质调摄表》和中医师的临床经验,根据患者体质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健康教育手册并发放给患者。
健康手册内容:
(1)气虚体质:告知患者切勿思虑过多,指导受检者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做到防寒保暖,多食用山药、鸡肉和粳米等健脾益气类食物。
(2)阳虚体质:告知患者勿过喜过悲,让其根据时节增添衣物,指导患者开展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少食西瓜、梨等生冷食物,可适当食用羊肉、狗肉等温阳类食物。
(3)阴虚体质:注意防暑,勿过汗,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熬夜,要节制房事,适当打太极拳等,做到心态平和,多食用梨、百合类食物,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辣椒等。
(4)痰湿体质:
中医体质辨识仪指导患者不宜居住在潮湿环境,可练习太极拳、慢跑和五禽戏等,保持心情愉悦,饮食要清淡,指导患者多食用生姜、红小豆类等化痰利湿类食物,少食肥腻性食物,忌酒。
(5)湿热体质:指导患者居住在干燥、通风环境中,可进行中长跑、爬山等运动,保持身心轻松,多食用绿豆、薏米等清热利湿类食物,戒烟酒,忌温滋腻类食物。
(6)血瘀体质:做到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可按摩保健等,保持心情愉悦,多食用桃仁、玫瑰花等活血祛瘀类食物,可适当饮用黄酒等。
(7)气郁体质:
中医体质辨识仪指导患者居住在宽敞明亮的环境中,多进行跑步、游泳等运动,可多看喜剧、听轻松音乐等以改善情志,指导患者多食用佛手、香橼等行气类食物。(8)特禀体质:保持室内清洁干净,多晒被褥、床单等,避免与花粉、鱼虾等致敏因素接触,指导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处于紧张等情绪中,少食用虾蟹类含致敏类食物。要求患者严格按照手册内容进行生活起居,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9)情志护理:以情胜情,通过喜纠正衰,讲述趣闻乐事来激发起欢乐情绪,通过交流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观念。移情易性,通过利用其他事物转移注意力,避免沉浸在抑郁悲伤的情绪中。根据患者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及文化修养等选择合适的音乐、书籍转移其关注焦点,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静志安神,
中医体质辨识仪通过指导患者静坐、静立等平和其心志,最终达到形神合一。两组均干预1年